坐落于余东旋街的一个交界处,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牌匾 《同济医院》依然可见。同济医院于1867年由七位广东华商创立,当时名为同济医社,在附近的一间战前店屋为贫困人士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后来来自不同籍贯,如福建、潮州、客家和海南等人士也都来参与同济医社的慈善工作。渐渐的,同济医社成了早期华商聚集议事的地方,形成了最初的中华总商会组织。后来各华商都到一位非常有名望的潮州华商,黄亚佛的大宅院议事。数十年后,在20世纪的60年代,黄亚佛的这座位于禧街的房子被拆除后,建成今日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建筑物。

余东旋街,原称哇燕街,是马来路名 Wayang Street 的音译,意思是 “戏院街”,这与华商余东旋有关 (日后再写另一篇文章)。1892年,建筑物建成后,同济医社迁移到哇燕街 (即今日的余东旋街),改称为同济医院。1973年,共有八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被列为新加坡首批国家历史古迹,其中一座就是同济医院。迄今的同济医院已在他处继续为民众做医疗服务。

建筑风格

同济医院这座古老的建筑物采用了传统广东的建筑风格,是新加坡少见的典型粤式建筑——装饰性的屋脊,加上形状像炒锅把手的山墙,称之为锅耳或镬耳,因此也有人俗称 “锅耳屋”。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锅耳墙也并非是 ”一般人“ 所能随意建造入住的。在古时候,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够建造这样的山墙,而且锅耳墙的大小高低,还要取决于主人的官位而定。

屋顶上的竹节瓦,一片片的,足像竹节似的,故称此名。竹节瓦到了前端,形成一个圆弧形,不太美观,因此由一个个圆形的瓦当来 “挡住”,例如传统的兽头、花卉、吉祥字体等,即可用来美化竹节瓦屋顶,又可展示美好的寓意。竹节瓦之间再加上倒三角形的滴水瓦片,下雨时形成了雨帘,可增添诗情画意的气氛!

同济医院大院内的三个庭院,以及细长的格局,故称之为 “竹筒屋”。悬挂在前院屋顶上的穿孔浮雕,描绘了暗八仙的物件,被公认可辟邪、带来好运。大厅内的书法铭文,讲述同济医院和新加坡早期华社的慈善事迹,依然高挂在墙上。

曾经是美食街

在20世纪的20年代直至新加坡独立时,位于旧同济医院前,曾经是美食街,到处都是街边流动小贩。之后为了让这些小贩能在更干净的环境下售卖食物,政府在80年代左右建造了多个小贩中心,无形中开启了新加坡小贩文化新的里程碑——2020年,新加坡小贩文化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