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圣安德烈座堂只是一座用木板搭建的小教堂,位于莱佛士酒店的那块土地上,因为附近的美芝路一带是欧洲人的住宅区。1822年尾,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爵士嘱咐菲利普·杰克逊中尉做出一份规划蓝图,也是新加坡的第一份《市镇蓝图》。之后,1828年向外公布蓝图的规划细节。当中,莱佛士爵士和杰克逊中尉在市政区预留了一块土地,作为建设圣公会教堂的用途。
大家得知后,马上积极筹钱建一座正式的教堂。当时的捐赠人士,大多数是苏格兰籍人士。苏格兰的守护神是圣安德烈,也是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因此这座教堂就称之为 “圣安德烈”座堂。 奠基仪式在1834年进行,由著名的爱尔兰籍建筑师乔治·哥里门负责设计,灵感来自罗马的建筑大师帕拉迪奥的建筑风格。1837年落成后,第一任牧师埃德蒙·怀特 (Reverend Edmund White),举行了第一个宗教礼拜 (the First Divine Service)。可是后来人们开始觉得教堂看起来像一座政府办公楼多过于一座庄严的教堂,于是纷纷要求增建哥德式的尖塔。
哥德式的尖塔
19世纪中的1842年,找来了另一名建筑师,约翰·汤申 (John Turnbull Thomson) 来做修改,以增建一个尖塔。设计尖塔是约翰·汤申的专长,因为新加坡河的达豪斯尖塔也是由他设计的。哥德式的尖塔建好了,大家满心欢喜。没想到,在1845年和1849年,却遭两次雷击。因顾计到安全,只得将建筑物全部拆除。
第二座教堂
1856年,重新设计建造第二座教堂,也就是今日的规模。当时是由苏格兰籍的麦波申中校 (Ronald MacPherson) 负责。他做出了两份设计图——以13世纪英国的两座教堂为灵感,和一个哥德复兴式尖塔。当时的建筑工人则是少校麦纳尔总监 (J.F.K McNair) 负责监管的印度囚工。为此,麦波申上校特别顾及到囚工的建筑能力,主动选择较为简单的设计图。印度囚工在英国殖民时期建造了好些建筑物,如位于新加坡河的加文纳桥和乌节路的总统府。
19世纪的英殖民政府为了纪念麦波申上校在各方面的贡献,把距离圣安德烈座堂七公里的一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麦波申路。之后,新加坡政府发展了那个地区,形成了麦波申社区,以及建造了一个地铁站,以社区的名字命名,称麦波申地铁站。
教堂内还有特制的玻璃彩窗图像,以纪念麦波申中校。
麦波申中校于1869年逝世。他的墓碑就在圣安德烈座堂的南耳堂外面。
西门入口处
从高空看下,圣诞德烈座堂是个十字架的形状,分别为东、南、西、北。
在所有的大教堂,大多都是三个入口处,以西部为最大的入口处,从那里步入殿堂。信徒相信,从西门进入,逐渐往东部走去的当儿,这种举止代表放下世俗与虚荣、提升内在的灵性 (spirituality)。在东部,可见到彩色玻璃窗的设计,这源自于中世纪,为当时不识字的信徒说明圣经故事。从彩色玻璃窗照射到中殿的光线是一种神光,因此要朝这个方向一步一步地走向它,便会走到圣坛和圣所,更亲近于上帝。
哥德式的塔尖 63米高,因此在晚上,尖顶必须亮起红灯,以确保夜间飞行安全。
1972年,伊丽萨白女王二世访问新加坡时,在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爱德蒙·巴克 (E W Barker) 的陪同下,曾到圣安德烈座堂去参加祷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