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安曼兴都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一座兴都庙,建于 1827年,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当时只是一间由木板搭建的庙宇。19世纪,随着开埠者史丹福莱佛士爵士一同到新加坡,当中有一位来自南印度的人士,名叫纳拉伊那·比莱 (Naraina Pillai)。纳拉伊那·比莱原是一名书记,后来决定经商,成为印度社区的领袖。

雨神

印度有句古言,“不要住在一个没有庙宇的地方”,于是纳拉伊那·比莱向殖民时期的英政府要求一块土地建设兴都庙。英政府提议了几个地区,但都不合适。最后纳拉伊那·比莱选择牛车水地区,因为当时那里一带有很多水井,能提供干净的食水作为宗教祈祷用途。

庙宇的主神是马里安曼女神。在淡米尔语中,马里是 “雨”,安曼是 “母亲”,故称之为 “雨神”。众所周知,印度是农耕社会,雨水对农业耕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雨神在兴都教中受到万民的敬仰,被视为地位崇髙的女神。此外,马里安曼女神也是三大主神之一,湿婆的配偶——帕尔瓦蒂的化身。如此尊贵的身份,兴都教徒相信马里安曼女神能够治百病、保佑信徒。

塔楼

马里安曼兴都庙从一间木板屋,建成一座有三层高的塔楼,到后来经过翻新装修成为今日的规模——六层高的塔楼。若是在印度,因种姓制度无法进入庙宇,那高耸的塔楼让信徒在远处也能望见,远远地祭拜。在新加坡,这里没有印度的种姓制度,人人平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华人的农历新年,新加坡马里安曼兴都庙还会召集义工,准备饭盒、橘子,然后在邻近的华人社区分发。这种活动令我特别感动!

六层高的塔楼布满了印度神像的雕刻,展示了宗教艺术的技能,非常华丽多彩。马里安曼兴都庙的所在地,是当年英殖民政府规划给华人聚居的地区,因此华人以马里安曼兴都庙那颜色鲜艳的塔楼,把侧面的街道命名为宝塔街 (非华族的宝塔)。印度同胞则以印地语称这条街为 “马里安曼兴都庙侧街”。

最初的蹈火节

每年的十、十一月份左右,新加坡马里安曼兴都庙就会根据印度历法,举行一年一度的蹈火节。对兴都教徒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以纪念朵尔帕蒂女神。

这个节日信仰,最早是在19世纪中,由来自南印度淡米尔纳德邦 (Tamil Nadu, South India) 的族群带来新加坡。这一群人在新加坡的加冷河修复船只,居住在桥北路一带。离他们聚居地不远的雅柏街,俗称 “四马路”,成为他们举行蹈火仪式的地点。据说当时的英国人还特地搭起梯级座位来观看蹈火节。后来在1870年,改在马里安曼兴都庙举行。

蹈火节看似像是一天的庆祝活动。可是严格来说,它是一个为期两个半月的大仪式,蹈火仪式——在烫热的火堆上走过,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个大仪式是根据印度史诗《婆诃波萝多》(Mahabharata) 的内容来搬演,一共有十八个仪式。

蹈火仪式通常是在一个星期日举行。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就是庆祝屠妖节 (也称灯节)。

朵尔帕蒂女神

蹈火节是信徒纪念朵帕娣女神,以及对她表示崇敬。

根据印度史诗《婆诃婆罗多》,朵尔帕娣是潘达瓦五兄弟的妻子。在一次的场合中,朵尔帕娣受冤家考拉瓦人严重的羞辱。多年后,朵尔帕蒂的五位丈夫终于为她报了仇。此外,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与贞洁,朵尔帕娣在炽热的火堆上走过——这就是蹈火节的来源。

蹈火仪式的当天

晚上七点,信徒们先从小印度实龙岗路的斯里尼维沙佩鲁马兴都庙 (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 步行五公里到牛车水桥南路的马里安曼兴都庙。

在那里,祭司先进行祷告仪式、在火堆上加入檀香木,之后再由他带领走过火堆。

祭司会在头上握着一个名为 Karagam 的容器。这三角形的容器内装着圣水,也特地插上许多花朵加以装饰。Karagam 也是一种特为马里安曼女神 (在神像前) 呈现的一支舞蹈。完成后,祭司就会带领大家快速地走过火堆,踏入另一端的牛奶池。在后面跟随的男信徒们 (只有男士可参加蹈火节),手腕绑着用姜黄染色的黄线和印度楝叶,内心要对朵尔帕蒂女神非常虔诚,才能安然无恙地踏过一个约五米长的火堆。蹈火仪式通常在凌晨二至三点之间结束。在新加坡,每年平均有几千人参与,当中有好些是华族男士。

精彩介绍

过后,可考虑体验 水陆双栖鸭子船 (Duck Tours)——如车子在道路行驶、像船只在水面航行,即可享受不同的旅游乐趣,又可同时欣赏新加坡陆地、河边的景色!